今天是第34个国际助产士日,是所有助产姐妹们的专属节日。在这个节日里,这群“生命的摆渡人”依旧忙碌在产房,依然专注着迎接每一个新生命。
自1992年起,国际助产士联盟(ICM) 将每年的5月5日定为“国际助产士日”,并在每年的“国际助产士日”推出一个主题。今年的主题是:危机中的关键力量。在战火纷飞中,在地震废墟上,在洪水肆虐时,都能看到助产士的身影,她们是守护生命的第一道防线。在资源匮乏的环境下,助产士掌握着挽救生命的护理的独特技能。从安全接生到提供心理支持从预防性别暴力到协调应急物资,她们的工作直接决定着一个家庭乃至整个社区的存续能力。
北京妇产医院创建于 1959年6月,从建院之初,产房就是核心科室之一。中国妇产科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林巧稚担任北京妇产医院首任院长,亲自为产妇接生,每年生日,林巧稚都坚守在产房一线,她说:“我为难产的孕妇接生,小宝宝哇哇的啼哭声就是我最好的生日礼物。”
至今,林巧稚先生的雕像还矗立在门诊大厅,叮嘱我们每一位从事妇幼工作的医者,要对生命心存敬畏。今天,北京妇产医院已经走过了66个风雨春秋,产房也经过了66载斗转星移。在现代医学的理念下,分娩不只是接生宝宝,更要关注产妇的身心健康。产房通过数十年不断创新,实现了从传统接产到个性化分娩服务的转变,构建了以自由体位分娩为核心技术的新型产房体系,开启了助产新篇章。2021 年底,现代化产房正式投入使用,为孕产妇带来高质量护理与温馨的照护,医院从人性化护理理念出发,设置家庭式现代化产房,开展多项助产适宜技术,包括自由体位待产、入量管理、人性化分娩、多体位接产、适度保护会阴、新生儿早期基础保健 (EENC),拓展了助产专科服务的内涵与实用性,改善了分娩体验,让产妇增强信心,让家属安心,让产房更加有温度。
2024年3月,产房引入专职导乐师,导乐师在助产士的指导下产程中实行一对一照护。产房全体医护为孕妈妈提供专业、全面、周到、细致、个性化的医疗服务。真正体现了人性化服务的现代产科服务模式。以下就是来自一位孕妈妈的分娩感受:
走进产房,这里能够听到助产士一声声给孕妈妈的加油鼓励;能够看到“小花帽”们穿梭在待产室与分娩室之间,这顶小帽子是她们最美的标志;无影灯下,她们托举起生命的双手,构成了这座城市最温暖的剪影。
因为有了助产士,每一位孕妈妈都充满了信心;因为有了助产士,她们便成为了拥抱新生命的第一人;因为有了助产士,让每一间产房都有了春暖花开的故事。
上一篇:打造人性化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