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成都8月10日消息(记者 昌思荣 见习记者 唐诗敏)8月9日下午,成都世运会赛事保障新闻发布会在成都世运会主媒体中心举行。
为确保赛事顺利进行,成都世运会在住宿、餐饮、医疗保障、交通、媒体服务及志愿服务等多个方面,实施了多方位、精细化、人性化的保障措施。同时,优化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运营调度,保障市民出行无忧,服务城市交通正常运行。
在住宿服务方面,世运村严格按照以“IF为单位集中安排住宿”的原则,A、B区以及溢出酒店计划入住近7000人。A区入住23个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IF),B区入住12个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同时,为满足残疾人项目参赛者住宿需求,还对世运村30间客房进行了无障碍设施改造。此外,世运村充分利用酒店现有资源,设置母婴室、医疗室等功能空间,完善健身房配套设施,为参赛者提供非食用冰块以及自助免费洗衣等服务,努力为参赛者打造温馨舒适的“赛时成都家园”。
成都世运会场地分布在城市各个区域,成都世运会期间,交通保障方面,主要根据本次世运会运动员竞赛和住宿的总体安排,结合每日赛训日程和运动员出行需求,编制了各竞赛场馆交通运行方案并制定了每日班车运行计划,班车严格按照每日时间计划表按点发车。
同时,赛事期间,成都交通运输部门着力提升地铁服务保障能力,通过增加开行列次提升世运会场馆周边地铁运输能力,还优化了公交运营组织、通过加密发车频次、储备应急运力等方式,提升比赛场馆周边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此外,还将加强出租车(网约车)、共享单车运力缺口监测,提升出租车(网约车)、共享单车服务保障能力。
成都世运会建立了严格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在后厨和餐厅实现监控全覆盖,对食材采购、加工制作、取餐就餐进行全过程监管,所有餐品都经过专业检测,确保符合国际赛事标准。在餐饮种类方面,中餐以经典川菜为主,突出成都特色美食;西餐主打地中海和欧陆风味,满足不同饮食习惯需求。对于运动员的个性化需求,针对不同健康状况和特殊需求提供定制餐服务。此外,还提供熊猫头、武侯祠、盖碗茶造型等特色点心,传递成都文化魅力。
据了解,本次世运会期间,世运村A区、B区分别都设置有1号、2号两个运动员餐厅,其中,A区共计近1600个餐位;B区近600个餐位。
除了富有中国特色的多元餐饮服务,世运村中医门诊部也是本次世运会的一大亮点。
世运村A区、B区打造了传统中医药技法体验中心和中医理疗中心,通过推拿、拔罐和正骨的方式,为运动员提供诊疗服务,帮助运动员们从组织损伤、肌肉拉伤、酸痛、乳酸堆积等状况中快速恢复。赛时期间,每日上午9点至12点、下午2点至晚上9点,在指定服务区域,专业人员可为各国运动员、技术官员及工作人员等提供中医体质辨识、国家级非遗杵针疗法、推拿通络、艾灸温阳、拔罐刮痧、手指点穴等无创中医适宜技术服务。
来自四川大学、成都大学、成都体育学院等36所在蓉高校的8600余名赛会志愿者分布在竞赛场馆、世运村、主媒体中心、开闭幕式等场地为赛事服务。赛前,全覆盖地对赛会志愿者开展外事外交、文明礼仪等14类内容的通识培训并组织测试,各场馆根据志愿者的岗位职责、业务流程、服务要点等组织专业培训,持续提高志愿者的在岗服务水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上一篇:官方通报2名日本人中国被杀:警方处理太人性化仍遭韩国人嘲讽
下一篇:AI浪潮下员工管理如何回归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