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8月21日讯(张冰)一位保洁员在自动扶梯正常运行时,进行清洗工作。因为操作失当,双脚站立在清洁用具上,清洁用具受力后毛边夹入梯阶缝隙中,造成梳齿板爆裂,导致左脚被梯阶夹住。被夹后,扶梯立即启动自动保护模式,电梯即刻停止运行。(8月2日《解放日报》)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都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这就是著名的“海恩法则”。小事故不断,就意味着大事故总是要发生的。
电梯夹住保洁员的腿,是违规操作所致。但连日来电梯事故频发,除了操作不当以外,还有一些是因为电梯质量与监管出了问题,这就要对电梯进行定时安全检查。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作为一种结构复杂的特种设备,保障电梯安全运行,防止电梯“带病工作”,需要及时的检查与保养。然而,在我国,绝大多数电梯既少检修,更少保养。有数据显示,导致电梯安全隐患的因素中,制造质量占16%,安装占24%,而保养和使用问题则高达60%。维修和保养缺乏已成为电梯安全的重大隐患。比如,许多电梯没有配备专业操作人员,不经常开展检查。特别是电梯安全使用知识并未普及,许多人不知道《电梯应急指南》,不会安全乘坐电梯,导致电梯小问题频发,大问题也随之不断。因而,与其等电梯“吃人”“伤人”事故发生后再来进行检查,还不如提前检查,消除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
电梯行业有句流行语:三分凭产品,七分靠维保。鉴于此,各生产厂家和各地政府部门理应谨记事故背后的“海恩法则”,采取切实措施,保障电梯安全,把事故发生几率降到最低。一方面应像香港那样,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的宣传办法,让安全乘坐电梯的知识家喻户晓。另一方面应像美国那样,把电梯的监督管理从劳动安全扩大到公众安全,建立公共场所电梯安全责任终身制度,无论是在设计、制造、安装和维护等方面发生了电梯安全事故,使用者、生产者和监管者都要负责,从而把电梯生产安装、运行维护与监管管理集于一体,扭转过去多头负责、都不负责的局面,实行一条线负责,提高电梯使用的安全系数,减少电梯“吃人”“伤人”等事故发生几率。